第一百章 文彦博挂帅-《小人治宋》


    第(3/3)页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道“爱卿此去,需要多少人马?几时能够得胜而归?”

    文彦博想了想道“我需要禁军十万,三月之内,必定捷报回传。”

    赵祯又点了点头,文彦博不愧是参知政事,对于天下兵马部署深有研究,给出道这个数字也在自己的预计范围之内。

    赵祯问道“既然爱卿欲要平叛,不知道合时动身?”

    文彦博道“平叛大事,事不宜迟,现在诸位大人都在,微臣即刻便请夏大人拟写军令,兵马司出符,只待禁军调动完毕,微臣即刻出发。”

    现在知道事不宜迟刻不容缓了,你之前三天干什么去了,赵祯心中吐槽,不过人家文彦博这也是表明了一个好的态度,赵祯自然要表彰几句,以示鼓励。

    文彦博急忙还礼,眼角,却一直盯着夏竦,试图从夏竦的表情中看出什么来,可是夏竦依旧是面带微笑,而后上前恭喜,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心思。

    越是这样,文彦博心里就越是不踏实,俗话说得好,咬人的狗才不叫呢,夏竦这不会是憋着给自己玩一个大的,等自己一出京城,就把自己一窝端了吧。

    文彦博想着,特意的来到了夏竦的面前,拱手道“枢密使大人,我欲用十万禁军,不知道夏大人可能够调的出来。”

    夏竦回礼笑道“我汴梁城加上左右赤县,有四十万禁军枕戈待旦,区区十万,怎么没有。”

    文彦博又问道“十万大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都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知道这粮草供给,夏大人能不能保证。”

    夏竦也点头道“这是自然,有兵自然有粮,文大人无需多虑,我当了两年枢密使,你看西北打仗,可曾少了将士一粒粮食。”

    文彦博又道“如今河北危机,我走之后,还望夏大人万事以河北为重,千万莫要多生枝节。”

    夏竦道“这是自然。”

    文彦博说完,再对夏竦施礼,然后便走了,只是留下的夏竦被文彦博气的半死,原来,两人一个枢密使,一个参知政事,是站在百官最前面的,而文彦博找夏竦说话,故意的把声音说的很大,对话一字不漏,都传到了龙座之上赵祯的耳朵里,文彦博这三问,可是把夏竦心里的小算盘打的稀巴烂。

    夏竦这个人的脾气,绝对是气人有笑人无的类型,你看这平叛之事夏竦不想去,可是他也不想别人去了抢了这个功劳,文彦博要去,正合夏竦的心意,心想自己只要在兵员粮草方面卡住文彦博一点,保准叫文彦博闹了笑话回来。

    可是现在好了,以文彦博之聪明,自己还没有行动呢,文彦博就用话将住了夏竦,还有赵祯亲自为证,之后再出了什么事情,夏竦不就是要负主要责任了,夏竦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