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朝廷借船-《乱明者皇太子》
            
            
            
                
    第(1/3)页
    其实,大明水师真的如此孱弱吗?
    这不见得!
    在大明三百年间,直到台湾明郑时代结束。
    大明的水师一直都是处于无敌状态的。
    但是,这种无敌状态除了在洪武永乐年间之外,其他二百多年里都是相对的无敌。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无敌,只能是说在东亚这个圈里,大明水师是无敌的。
    由于,大明在东亚地区过于强盛,这也导致了大明除了来自漠北草原的游牧部落侵扰之外,并无什么强大的敌人可以应对。
    所以,这也导致了大明始终都没有把水师重视起来。
    导致了大明水师自永乐之后,越来越差的原因。
    在永乐鼎盛之时,大明水师拥有3800艘船。
    其中有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
    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条大船和400条漕船。这其中还包括了250艘远洋宝船!
    余下不在册的巡江执法船和传令船无算!
    这样的水师实力在古代文明之中绝对是空前绝后,无可匹敌的!
    可是,这样的实力并没有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保持和壮大,反而愈加的式微。
    这也导致了在嘉靖年间,穷凶极恶的倭寇就驾着片板小船就敢骚扰大明沿海数十年!
    后来在朝廷的支持下,戚继光和俞大猷又一次重建了大明水师。
    这次重建水师后,俞大猷也说了一句名言:“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
    这句话听着挺糙的,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近现代以后的水战方向。
    与现在网络流行的一句:“射程即真理,口径即正义!”网络语言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俞大猷的话时至今日,也不过时。
    超大型的航母和大口径重火力的战舰照样是无敌的存在!
    可惜,这样的优势依旧没有保持,因为,倭寇打完之后,这些船的“历史使命”也就终结了。
    它们自然而然的也就被荒废了。
    古代的船与现代不同,它们都是使用木质材料做成的船,这样的船虽然造的快,但是保养和保存的难度极高。
    一旦,船只失去了保养,不消十年的功夫,这船就会被海水泡坏,再也没有远航驾驶的能力了。
    所以,戚继光俞大猷时期的战船想保留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是痴人说梦!
    这导致了现在大明无船可用的尴尬境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