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宣武盛世-《大明世祖》
            
            
            
                
    第(1/3)页
    「爷,外面风大,您还是进去吧!」
    西北,满清。
    偌大的辽京屹立在里海北部,可容纳三十万众,立马就成了整个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皇宫中,当朝皇帝玄烨,正坐在龙椅上,享受着海风和江风的混杂,面色潮红。
    「今年是哪一年了?」
    「回禀陛下,光武六十年了!」
    一旁的宦官低声道。
    「六十年了!」玄烨嘀咕道:「我八旗来到这西原蛮海,已经六十年了!」
    自他在顺治二十四年继承皇位,已经六十载。
    他励精图治,以史书中的西辽耶律大石激励自己,立国于异域,然后伺机反攻中原,恢复大清江山。
    这六十年,他不断地开拓进取,诺盖草原成了腹心;与罗刹人互有胜负,彻底占据辽河(乌拉尔河)下游,并且靠着水师独占里海。
    旋即,他又不断西进,借着土尔扈特部和哥萨特人,不断与奥斯曼人竞争,终于染指黑海。
    南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与奥斯曼对立。
    西边则是在黑海和克里米亚汗国对峙。
    满清的版图,已然扩充了近十倍。
    府县上百,人口突破三百万。
    核心力量的八旗,已然跃至十万户,六十余万人,随时可以提兵十万,征战四方。
    可惜,在他跃跃欲试东向时,东边的西域六国,却合为一体,以辽国为首成了障碍。
    骑兵不得上风,火器处于劣势。
    这些年他三番五次的提兵,却没有占什么便宜,心气不自觉就没了。
    「何时能归故乡呀!」他心中哀嚎着。
    年迈的身躯,已然在催促他准备后事,为这个政权选取下一个继承人。
    「陛下,四爷求见!」
    「让他过来吧!」
    玄烨随口道。
    「父皇,罗刹人在北方取得大胜,赢得出海口后,已然胆气十足,这次挑衅虽由哥萨克人起,但实质上却是罗刹人。」
    四皇子低头,汇报着此次北巡的心得:「据闻,俄罗斯人已经与克里米亚汗国达成临时和议,随时准备与我国争夺辽河。」
    「罗刹王彼得一世是个有胆气的,敢孤身一人去欧洲求学,并且回国后实行改革,一如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虽已死,但如今罗刹人野心勃勃……」
    「嗯!」玄烨轻嗯一声,道:「八旗已然待命,随时可点兵出击,粮草辎重也是不缺!」
    「不过,老四,你觉得大清接下来该如何?」
    四皇子一愣,然后咬着牙道:「自从大清迈入黑海后,已然是战争之世,改革才是求存变强之根本。」
    「虽不至于效仿罗刹人,但借鉴一番也是可行的。」
    「例如?」玄烨继续问道。。
    四皇子心中一定,继续道:「可广建工场,鼓励贸易,建立科举选官,以及革新武器和战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