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正德四年(上)-《大明言官》


    第(2/3)页

    但吏部则不一样了,即使到了腊月,他们要处理的官员调动还是非常多。

    内阁要处理的事情已经转移开了,现在内阁中的四名阁臣已经暂时放下了间隙,全面应对上个月在宁夏发生的地震。

    这个间隙无非就是焦芳和其他三人之间的,而地震大事,他焦芳就是再不耐,也必须要把姿态摆出来,至少不能再和其他几人严重相左了。

    在一封封咨文从内阁发到户部和宁夏地方机构的同时,报信的文书也在从这些地方向内阁发去。

    “宁夏地动,宾之,你说这是不是上天降罪啊。”

    这天把手头上的公事处理完之后,杨廷和端了一个小茶盏,到了李东阳的公房里,和李东阳探讨起了这个问题。

    “介夫,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李东阳不解地看着面前的杨廷和,很是疑惑。

    于情于理,杨廷和到了这一步,都不应该再去问出这样的问题了。

    他们也是一步步上来的,很清楚所谓的“祥瑞”是怎么回事,而这种在意天人感应的观点不就是所谓“祥瑞”的反向案例吗?

    既然祥瑞不是真的,所谓的天人感应也就是一派胡言。

    “没什么,只是陛下现在……唉。”

    杨廷和叹了一口气,沉重地看了李东阳一眼,用手微微磕着茶盏上的盖子,发出瓷器碰撞特有的“铮铮”响声。

    李东阳本来还奇怪呢。他不认为当时杨廷和修习《尚书·金縢》的时候没有质疑过书里的典故。

    《金縢》里主要歌颂了周公的高尚品德和圣人情怀。其中,在周公被成王怀疑时,出现了“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等异象,直到成王亲自出城迎接周公时才复原。

    虽然程颐说过这篇文章“意多浅晦”,不可尽信,但架不住这篇文章在尚书今文经里,历代都是被学子学习的经典篇目之一。

    就从这篇文章里,就可以得出所有的所谓“天人感应”都是放屁,而且他们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个毛头小子了,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再去相信这个荒谬的说法了。

    可是现在李东阳突然明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