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七十九章 蔡家父子-《如弈歌》


    第(2/3)页

    “小王,这两位是?”牢头睡得浅,是因为年纪大了缘故,昨夜没去香满楼快活。

    王姓小吏快步上前,在牢头耳边低语几句,便站到一旁。牢头是老资历,在这刑部,也是颇有些地位的。

    牢头点点头,踹了一脚身旁还在酣睡的狱卒们,接着朝李箫二人拱拱手,笑着说道:“二位大人,可是需要小的陪同?”

    不拐弯抹角,不说些客套话,对于这样的人,李箫很欣赏,这样的人也很适合实事,在官场上需要熬,若是熬出头了,前途一帆顺风,若熬不出,那只能一辈子如此。很显然,面前的这位年过半百的牢头属于后者。

    徐升没有适合,而是看向李箫,毕竟这次是后者为主,他只是跟着来。

    “便不麻烦了,在下一人进去便可。”李箫说道。

    牢头抚须一笑,朝着身后的内牢深处指了指,说道:“大人,最里面那间便是那蔡家父子的所在。”

    李箫点点头,迈步往里面走去。身后悠悠传来牢头的声音:“大人,里头脏乱,路不好走,且行且小心。”

    刑狱作为四大狱之一,自然是有其独特之处,作为曾经关押官员们的大牢来说,环境自是要好些,虽然不及诏狱,但也差不多。先是牢房,便分为了三类。其一,是普通类,空间小也无光照,潮湿阴暗是这一类牢房的主色调,因为其中关着的不是官员,而是外面的飞贼,或是连环杀人案之类的罪犯。

    其二,关押的便是官员,环境要比普通类的好不少,光是休息的地儿,就不是干瘪的茅草,而是铺上一张粗糙的摊子,在摆上一张黑灰色的木案,上半日有阳光,里边虽然还是有潮湿,但比第一类好很多。

    这第三类,则是要特殊得多。里面关押着的不只是官员,更有寻常平民。而其特殊的原因是因为住在这儿的人,都是将死之人。

    蔡徐父子便被安排在此处。可以看得出来,这儿的牢房要比前两者的好上许多,一切都是新的,灿烂的阳光无论何时都能射入,没有潮湿,没有阴暗,也没有鼠虫。内侧有一炕,茅草其下,棉毯盖其上,是在夏日,在放一草席。

    “你来了。”蔡徐闭目养神,只是稍稍看了一眼站在对面的李箫,开口说道。

    二人之间只有仅仅几根壮硕的木栏相隔。

    蔡徐父子的脸上有些憔悴,尤其是蔡坤,身上尽是一股颓废之意,眼圈周围黑得让人感叹,双目无神,呆呆的缩在墙角,望着窗外,没有一丝一月前的傲气,让人很难将此时的蔡坤与一月前盛业街的那个当街放肆的沧州才子联系起来。入狱的这几日蔡家父子过得并不好。但二人似乎并没有消瘦,看来伙食不错,估计刑部的人也是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临走前,让他们二人活得舒服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