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七十三章 三件事-《如弈歌》


    第(2/3)页

    这其二,则是不日后昊国科考的事情。

    前文提过,成化年的科考不同于前几朝,如今的昊国陛下在登基之初便改革了科考制度,将每年的春闱、秋闱取消,改为一年一考,这一考,便是在每年的七月初。

    也是太后寿宴的影响,这次的科考往后推了几日,但也将在不日后,进行。

    大考分三种,第一种是童生、秀才一类的考试,一般由各洲道的节度使负责安排;第二种则是各洲道于科考前一月的时候进行一次校考,每洲道前二十名方可来京师参加最终的考试;这第三种,便是每年七月初旬时候的科考,这也是全昊国最重要的考试,前来参加考试的,都是昊国各洲道有名气、有成绩的才子。

    当然,各洲道的校考或许会存在舞弊现象,因此,除了校考之外,没有通过校考的才子也可来京师,参加补考。

    补考全年都有,七月前,通过的人参加七月初的科考,七月后,便是下一年的考试了。补考也有别的限制,此事后文再提。

    言归正传,对于此次科考,皇帝的意思是如期进行,但增设了一名主考官,由原来的四人,变成五人。其第五人,便是京兆尹府新进的这位司仓参军,李箫。

    得到指令的礼部官员也是一脸懵圈,一般负责科考的官员都是朝廷上有名望的大臣担任,虽说李箫有六首名作在身,可他毕竟没有功名在身,年纪也不过十六七,就这么参与负责科考,怕是会遭人说闲话。

    有些年轻气盛的官员想要上奏,请求昊帝三思,但那些上了年纪、在官场上混了数年的官员忙是拦住前者。从殿前授职、到收留李箫留宫休息,再到今日的科考考官增员,无一不透着一条信息。皇帝有意栽培咱们的这位小诗仙,李箫。

    而且司仓参军,也是有负责文官勋考的职责。虽然与科考之事没什么大的关系,但勉强蹭上了点。也是由于京兆尹府被众人忽视多年,竟一时间没想起司仓参军的这个职责,看来皇帝昨夜的赏赐不是随意而为。估摸着昊帝是想借着此次科考,给小诗仙增加政绩,也好将来能授予更高的官职。

    虽说皇帝这个安排有些胡闹,但其对于小诗仙李箫的重视,显而易见。

    吩咐完了文成街事件的后续和科考的事情,第三件便是与北地草原的变动有关。时隔三月之久,皇帝终于对北地草原的事做出了明确安排。

    此事要从寿宴前一日夜说起。那夜,一匹快马飞驰入京,接着飞速进宫,面见皇帝。所为之事便是关于北地草原。

    据宫里面传出来的消息,引起北地草原变动的人——阿那木扎儿携百余人进了北地大山深处,其余整合的各部都停留在大山外等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