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六十六章 佛像配诗-《如弈歌》


    第(2/3)页

    不是诗配得上佛像,而是佛像配得上诗。原是为佛像题诗,竟成了佛像配诗。这是对李箫所作的诗的最高评价。

    印国使臣也满意点点头,缓身坐下。此时,昊帝也满意的点头。

    昊国文坛不如梁国,而且几乎大半部分的才子都不会去研究佛教文化。所以今日江左郎所提出来为佛像题诗,这可是一个极大的难题。索性李箫背了出来,不然昊国又将被西梁落了面子。他侧过头,对着一旁写字的小太监道:“可记下来了?”

    “回陛下,都记下来了。”小太监忙是躬身道,其一旁的宫女快步将写了诗的宣纸交到陛下手中。李箫背得不快,倒是方便了他们写字。

    昊帝看着纸上的诗,嘴角扬起异样的弧度。他将手中的宣纸交给皇后,摆摆手,示意殿中抬佛像的侍从将佛像抬下去。琉璃佛像,易碎而贵重。待到佛像抬了下去,昊帝转过头,看着殿中的李箫几人,开口道:“今日诗作的不错,便饶了你殿前失仪的罪过。你们二人,下去吧。”

    本就没怪罪李箫殿前大醉失仪之过,此时不过是用这个由头,原谅了高长钰的鲁莽。高长钰有些不情愿,吕云路是满脸愁色,忙是拉着高长钰下去。

    江左郎路过李箫身旁,想了想,问道:“李公子,刚才那诗,可有诗名?”

    “菩提偈……就叫菩提偈!”李箫笑了笑,回答道。

    一语既出,殿中众人又是一阵沸腾。不出意外的话,这首又将掀起文坛,甚至是佛门的震惊。而且怕是接下来的百年里,无人敢再为佛门题诗。简而言之,这首诗将是佛门诗文一类的天花板。

    很快,大殿之中就只剩李箫一人站着。他还没法下去,两首诗,只作了一首。题诗,算是简单也算是难,有目标可写总比凭空而作要容易些。

    “李箫!”第六次,昊帝喊了李箫的名字,不过这次与前一次不同,语气中没有怒意,也没有温和,很是平淡。

    “草民在。”喝了这么多醒酒汤,再装醉,实在是有些假。

    “还有一首诗,作出来了,有赏,若是作不出……就给朕回你的苏州去。”这是责骂吗,并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