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四十二章 如奕歌-《如弈歌》


    第(2/3)页

    好在他克制力强,不然今日可得出事。

    好景是美,但没法多看,他是有正事,可不是单纯的来看三个女人心猿意马的,看她们仨的状态,鬼知道会发,春到什么时候。

    “诗做完了,玉姐姐可否将弟弟想知道的事告知一下?”李箫微笑着说道。

    玉仙儿喝了杯茶,掩盖刚才的尴尬,接着懒散的靠坐起来,修长的双腿收了收,藏掉露出的一抹雪白。她没有看向李箫,而是对着刚缓过神的夏乏开口说道:“可记下来?”

    夏乏下意识的低头,看着面前的宣纸,其上只写了几句话,其余的,便是一团黑墨。她放下笔,忙身跪下,语气紧张:“夏乏失神了,没能记下,请主子怪罪。”

    说罢,是一阵懊悔,刚才是怎么回事,竟失了神,不但没有记下诗句,更是让自己的丑态被李箫那个登徒子看了去,这下子,李箫会怎么看自己。心里想着,夏乏,微微侧头,偷看了一眼李箫,但后者的脸上仍是带着笑,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的样子,似乎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

    可这样子,在她看来,总觉得是在嘲笑,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这登徒子,都是那么的欠打。

    的确没有关系,李箫的心思都在苏州刺客的事情上,可没闲工夫关心别人的幻想。倒是对玉仙儿想的那人,有点好奇,想知道是哪家的靓仔,能俘获玉仙居主人的心。

    玉仙儿微微一笑,明眸半昧,似乎还沉浸在刚才幻想的余温之中。她摆了摆手,示意夏乏起身。规矩是该有的,夏乏没办好事,确实该罚,但情有可原,毕竟连自己都被李箫说的诗吸引了,一时间没控制住,这是正常。

    夏乏她们未经情爱之事,沉浸在诗中,没办法的事。

    看着玉仙儿的样子,李箫不由的皱眉,看她的样子,好像还是不愿说,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反悔,还是察觉出了自己没将《长恨歌》偷工减料的事。

    可不该啊,中间的句子都是在抨击李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揭露当时那种风气的不美好,跟前面他背出的那些意境相悖,去了也不影响,再说了,自己还特意用原诗最后的四句话最为结尾,完整,虽然有些不流利,但……在这个世界,这首诗就是自己写的,其中是什么内容,什么句子,都由他决定,没人能说什么。

    “玉姐姐,望告知。”

    玉仙儿还是没有说话,纤长的手指滑动着琉璃做的茶杯,细细品味其中的苦涩甜味。

    一旁坐着的春困、夏乏二女,端坐着,没有动作。刚才光顾着遐想,现在夏乏已经忘记了李箫念的内容,只记得诗很美,故事很真实,让她不由的憧憬起来。

    夏乏不动笔,春困自然没必要研墨,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待自家主子的命令。

    见三女不说话,李箫有些急了,可没有办法,这是在别人家的地盘。心里暗骂玉仙儿几句,便赌气的坐了下来,凝视着三女。既然不说,那便耗着,有如此绝色陪着,不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