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朝问歌 第十六章 梁国朝-《如弈歌》
第(2/3)页
老太监四喜跟在身后,说道:“听守城的说,太子殿下是昨夜四更时分回的,此时,该在大殿中吧。”
听到太子的消息,梁帝点点头,苍老的脸上不由的泛上一丝笑容。
太子梁山柏不单单是他唯一的儿子,更是复兴梁国唯一的希望。毕竟自己已经是半只脚进了皇陵,梁国的未来自然是要交到自己这个儿子手中,由他带着梁国重回巅峰。当然,梁山柏也没让他失望,不仅仅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得到了枪尊胡霸一的青睐,更是带着梁国儿郎,开拓了山脉里面藏着的大批宝藏,让原本衰退的梁国经济得到了复苏。
梁国皇帝的这个位置,是该由梁山柏继承,也早就该由他继承。
梁帝叹了口气,看着不远处的大殿,面色忧愁。都怪他这个老不死的,拖着一副无用的身子,白白坐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让原本少年的太子,如今也早早入了而立之年。
“陛下,可是哪不舒服?”老太监四喜一脸的担忧。梁帝年事已高,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每每看到梁帝这般模样,总让人不由的担忧。
“若是真有哪不舒服便好了。”梁帝无力的摇摇头。自己这把老骨头,什么都做不好,也什么都不好,可就偏偏这身子,十数年来无病无灾,除了日渐的衰老,便没有别的什么了。
可这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一具残败之躯,拖着太子,也拖着梁国。
听到梁帝的话,老太监四喜也不由的叹了口气。他知道梁帝心中想的什么,这些年来,梁帝无时无刻不在怪自己,认为是他的软弱,导致了梁国的衰败。可明眼人知道,梁国的衰败不是偶然,即使当年梁帝没有软弱,也无法挽回局势,更何况是梁帝的只身犯险,才让梁国得以保存,没导致灭国。
昊国的那位皇帝实在是一个千古奇才,甚至比起昊国的太祖皇帝有不逊色。竟能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昊国的颓势扭转,硬生生的抵挡住了梁国的奇袭。虽说当年是昊国皇帝的一次任性,北征草原,但也偏偏是因为那次的任性,竟让梁国积攒了数年的国力一击而散,变成了如今的这般。
四喜摆摆手,示意两侧的宫女退下,接着扶上梁帝无力的手,进了大殿。
“圣上驾到。”
一边的小太监见梁帝进来,手中浮尘一甩,清声诵道。
仅仅一句,原本还是人声杂杂的正殿变得安静下来。下边,一句候了许久的梁国群臣们整肃官衣,齐齐的拜伏于地,皆呼万岁。梁帝看了一眼众臣,面容惭愧,在老太监四喜的搀扶下,缓缓走到庄严的龙椅前,颤抖着坐下,出声道:“起来吧。”
群臣们听到发话,道一句“多谢陛下”,才爬起身。接着再次整理一番有些凌乱的官服,左右看了看,肃立着。
“诸位爱卿,前些日子的事,可听说了?”梁帝咳嗽一声,无力的倚在龙椅上。
前些日子的事,自然是昊国京师城内发生的刺杀,虽然昊国消息封锁的紧,但他们梁国密探还是将信息依稀传了出来。也主要是刺杀发生的地点过于特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