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心 第四十三章 心中的闷-《如弈歌》


    第(2/3)页

    “不过,总带着些俗气,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在马某看来,将这诗换个题,也没什么不妥,换句话说,蔡公子的这首诗,并不适合现在的命题。”

    话音刚落,场中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一时间,才子们不知该说什么,若是写诗的是别的才子,那还能说几句,可现在的那人是尚书之子,可不是他们这些穷苦书生能够评头论足的。

    蔡坤也很是尴尬,刚才的傲气荡然无存。他知道自己写的这诗确确实实只能跟此刻的命题搭上一点关系,本想着可以蒙混一波,谁知马彦毅并不是街头讨生活的浪儿。

    马家公子不擅诗,却以评诗名天下。

    马彦毅将试卷交给书童,自己则端坐下来,满脸微笑着审视四周的才子,等待下一篇著作出世。不过等了许久,也未见一人继续递诗上来,看来是被刚刚蔡坤的诗束缚住了手脚。也不能说什么,蔡坤写的诗虽然不合命题,但写得着实不错,文采张狂却也合适,言辞高昂不失礼数,是首好诗,只可惜,过于俗气,颇为勾栏之言。

    喝一口尚存余温的茶,马彦毅缓了缓干燥的喉咙。过了有两个时辰了,传递上来的诗篇也不少,城里城外的才子都热情高昂,想要一展手脚,倒是那苏州来的李公子,显得很是沉默。

    一开始还是闭眼小憩,估摸着是在搜寻灵感,但等到他醒来,只是跟边上的胖男子闲聊,桌面上也未见宣纸、笔墨,吕家小姐作为女子,又是侯爷之女,不写诗还能说得过去,这李箫又是什么意思,身于诗会,却干着别的事情,莫不是瞧不上京师诗坛?

    该不是写出来《水调歌头》这样的词,用尽了才气不成?

    马彦毅转身看去,正好与李箫四目相对,后者怨恨的眼神毫无遗漏的被他看在眼里。微微低头报之一笑,想着这苏州公子难不成是听到了自己所想的那些腹诽的话,才会流露出这样似看仇敌般的眼神,细细想想,自己与他只不过是匆匆几面,除了今日没及时安排好座位之外,也未做过对不起李箫的事,怎么会出现如此不悦的表情。

    同样,马彦毅疑惑的神情也一丝不漏的被李箫看在眼里,不同的是,他没兴趣去猜想马彦毅心里想的事,通过刚做的梦和陈子夜所说关于马彦毅父亲的事,他可以大致猜测到一些。

    不用猜疑,马彦毅的父亲,如今马政院的御马史马载,与自己梦境中的那座被焚毁的院子有着撇不去的关系,很有可能,马载也参与其中,院中的一把火也有他的一份。

    李箫看着马彦毅,想到如今位居高位的马载,他始终无法忘记梦中那些在大火中绝望无助的人们,始终无法忘记那为病榻的上的妇人,苍白慈爱的笑,更无法忘记那道沉重的声音。

    想着想着,似乎是在心底,有一道声音在说着——报仇。

    是啊,报仇。可当年的事只在梦中出现,自己又不知道全部,一切也都是自己的猜想,梦中的事,不是真的,也不能当真。

    “可,那是你来的时候,最初的记忆。”那道声音接着说道。

    那时候的你只是个婴儿,又能记得什么。

    李箫低着头,双手不知何时握紧。是啊,那个时候,这具身体只是婴儿,又能记得什么。

    “可是,你记得。”

    “我记得?”李箫喘着气,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但心底的那个声音却不再回复,来来回回,只有那五个字不断重复着。

    “什么‘我记得’?”陈子夜放下手中的瓜仁,问道:“李箫你怎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