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说是昊国境内的人都得过一过驾马考试,但对那些世家子弟就只是走走过场,给考官塞点银子就可以随随便便通过,这也是马政院最大的经济来源,各级官员也不点破,有银子赚何乐不为。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需要这个证,像李箫这样的,家里或多或少养着几个车夫,也没必要在花那些冤枉钱。倒是昊国的马车夫慢慢抢手起来,有段日子更是传着有了驾马证便不愁吃喝的话。 对于新马政,李箫总觉得是皇帝陛下的一番胡闹,可全天下都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瞎闹腾,马政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昊国国库,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昊国的交通很大便利。 “陈兄言重了。彦毅自然是知道李兄来京师的目的,怎么会不懂事地打扰李兄呢。”马彦毅眯着眼,笑着说道:“彦毅只是读了李兄写的那词,感触颇深,便想与李兄做个朋友,不知李兄可否答应彦毅这个小小的要求。”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马彦毅自小便展露出非人的才华,虽是未做一诗,可他对前人诗词、古今名文的独特见解却让那些满腹诗文的才子赞叹不已。在他父亲升职做了马政院的五品御马史之后,他更是出尽风头,无数的才子佳人都想着跟马家攀上点关系,好在马政院讨个职位。此时他主动向这位苏州来的这位李公子示好,怎么想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要知道他马彦毅何许人也,京师马政院五品御马史长子、文渊诗社的副社长,更是同献王殿下谈论诗文的唯一一人。 但李箫可没想这么多,自己本来就是只待个几日,跟马彦毅为友,看似风光,实则没什么用。本身就是为了低调行事,要是风光了,岂不是被推上风口浪尖,指不定成为某场政治的牺牲品。而且,这位马公子自己并不熟络,在京师的一切,谨慎为上。 李箫淡淡一笑,拱拱手道:“李箫只是一介草民,偶然得一词抄袭罢了,怎能妄自高攀,若是将来露了马脚,岂不是害了马公子。” 马彦毅听完不知这么说,李箫的话看似是拒绝,实则还是拒绝,更重要的是拒绝的让自己没话说。而且,先前的时候也没听过苏州有什么才子,只是突然发现李箫写了这么一首词,此时他说是抄袭,这也没人知道真假,即可陈子夜很自信的说是他本人所写,可又有谁知。 还有就是李箫来京师只是给公主治病,完事就要离开,确实没必要将此人招揽进诗社。不过还是可以先考量一二,若真有奇才,再做计划也不迟,想必偌大的京师也没几家诗社能抢得过文渊。 “李兄谦虚了。”马彦毅微微开眼,手里的折扇有意无意的扇着:“哎,想必李兄在京师也是无聊,倒不如过两日的诗会李兄可以来逛逛,也算是彦毅聊表地主之谊。也正好让李箫认识认识京师的各位才子,你看如何。” “可是两日后献王殿下举办的诗会?”陈子夜有点惊讶。献王高祐杬爱好诗文,这是全京师人尽皆知的事,这位三皇子也常会在每年岁的四五月邀请京师的才子前去王府吟诗作曲,不过也不是什么诗社都可以进入,只有像文渊诗社这般才会被正式邀请。只是这些天听说献王被派去德州处理些事,不在京师,原以为诗会没了,谁知此时马彦毅来邀请李箫参加。 “献王爱诗,我们是知道的,如今他虽在德州,却嘱托彦毅继续举办着场诗会,当然此次的诗会也不在献王府。”马彦毅笑着说,语气之中满是自豪:“此次诗会由文渊诗社主办,在南城的竹林小筑宴请京师才子参加。待到结束,彦毅得将诗会上的佳作交于献王殿下。” 所谓诗会,就是才子佳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相比划谁做的诗好,看似有趣,实则无聊至极,李箫本想拒绝,但听陈子夜说南城的那家竹林小筑,风景极致,其内还养着黑白色的大猫。 何为黑白色大猫,自然是前世贵为国宝的熊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