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范如何处理鱼:“先把鱼的内脏和鱼鳞去掉,清洗干净,然后在鱼身上划几刀,这样更容易入味,也更容易晒干。” 乡邻们都认真地看着,有的还跟着模仿起来。韩澈手把手地教他们处理鱼,纠正他们的动作:“刀要划得浅一点,不要把鱼身划破了,不然晒的时候容易碎。” 处理好鱼后,韩澈又拿出自己制作的细盐,对众人说:“盐是做咸鱼干的关键,一定要用细盐,这样才能均匀地渗透到鱼肉里。”他示范着如何给鱼抹盐,“每一个部位都要抹到,尤其是鱼肚子里,也要撒一些盐,然后把鱼放进大缸里腌制。” “韩公子,这盐放多少合适啊?”一个老渔民问道。 “每十斤鱼,放一斤盐就差不多了,”韩澈回答道,“盐放少了,鱼容易坏;放多了,又太咸,不好吃。”他想起现代做咸鱼干的比例,结合唐代的实际情况,调整了盐的用量。 韩澈一边教大家腌制鱼,一边讲解注意事项:“腌制的时候,要把鱼一层一层地摆放在缸里,每摆一层,就撒一层盐,然后用石头压住,这样可以让鱼更好地吸收盐分,也能防止鱼在腌制过程中浮起来。” 苏月棠站在一旁,看着韩澈耐心地教导乡邻,眼神里满是赞赏。她发现韩澈不仅聪明,还很有耐心,不管乡邻们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详细地解答,一点架子都没有。 韩婉儿也在一旁帮忙,给大家递盐和工具,脸上满是骄傲。她觉得自己的哥哥太厉害了,不仅会做细盐,还会做咸鱼干,总能想出各种好点子。 腌制好鱼后,韩澈又教大家如何晾晒:“腌制一天一夜后,就可以把鱼拿出来,放在木板上晾晒了。晾晒的时候,要把鱼挂起来,或者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晒干。” 他指着盐场旁边的架子说:“我已经搭好了架子,到时候大家就把腌制好的鱼挂在上面,注意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也不要被雨淋到。” 乡邻们都认真地记着韩澈说的每一个步骤,有的还在地上画着示意图。一个渔民笑着说:“韩公子,你这方法真好用,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担心鱼坏掉了!” “是啊,”另一个渔民附和道,“这咸鱼干要是做好了,拿去县城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韩澈看着大家的热情,心里很是欣慰。他知道,做咸鱼干不仅能解决渔获储存的问题,还能进一步完善他的渔盐产业链,让乡邻们的收入更多。他想起现代的食品加工产业,觉得自己可以在唐代慢慢发展起来,不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