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个乡绅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站起来,转向韩澈,脸上挤出难看的笑容。 柳存义率先上前,拱着手,语气里满是不甘却又无可奈何:“韩公子,之前是我不对,不该堵你水渠,不该诬告你……我服了你了,以后津门的事,你说了算。” 张茂和刘启也赶紧附和:“是我们糊涂,韩公子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一般见识。” 韩澈看着他们谄媚的样子,心里没有丝毫得意,反倒想起了现代职场里那些倚老卖老、最后被实力打脸的同事。 他淡淡一笑:“柳乡绅、张乡绅、刘乡绅,我并非要跟你们争什么输赢,只是想让津门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你们要是愿意,以后可以跟我一起,把津门的渔盐生意做好,大家一起赚钱,总比互相拆台强。” 这话一出,三个乡绅顿时愣住了——他们以为韩澈会借机刁难,没想到竟会邀他们合作。 柳存义迟疑地问:“韩公子,你……你真愿意带我们一起做?” “当然。” 韩澈点头,“渔盐生意要做大,光靠我一个人不行。你们在津门人脉广,要是愿意帮忙联络周边乡镇的买家,我可以给你们分利。” 三个乡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他们本来就眼红韩澈的盐场和咸鱼干生意,现在有机会分利,哪里还会拒绝? 柳存义当即拍着胸脯:“韩公子放心,周边乡镇的买家我熟,我这就去联络!” “我家有库房,可以用来存放咸鱼干!”张茂赶紧补充。 “我认识县城里的酒楼老板,能帮着卖咸鱼干!”刘启也不甘落后。 看着三个乡绅干劲十足地离开,崔文彦对韩澈越发欣赏:“韩公子,你不仅有才干,还懂得以德报怨,难得啊。以后津门的民生事务,你多费心,有需要县衙帮忙的,尽管开口。” “多谢崔县令支持。” 韩澈躬身道谢,心里却在盘算——收服了柳存义他们,渔盐生意的销路就通了,接下来可以推进咸鱼干的量产,甚至可以考虑把生意做到沧州去。 不过严鹤临走时的狠话让他有些在意,沧州盐商势力不小,以后怕是还有麻烦。 离开县衙时,阳光正好,王瑾萱正骑着白马在县衙外等他。 看到韩澈出来,她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过来:“怎么样?严鹤没为难你吧?” “没事,崔县令明察秋毫,还帮我收服了柳存义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