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同志?这称呼新鲜!” 她忙从篮子里掏出几个热乎的烤红薯就往士兵手里塞, “同志,尝尝,刚烤的!” 士兵连忙推辞,李振华笑道: “大娘,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您留着卖钱。” 看着士兵真诚而坚定的眼神,王大妈和老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几分惊讶和欣慰。 —————— 同日,午后三时。北平前门火车站。 这里已是人的海洋。 月台上,以北洋元老、前国务总理颜骏人为首,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何克之,清大学、北大学、师范大学等校校长及教授代表,北平商会会长,各界联合会领袖等数百名北平头面人物肃立等候。 男士们多是长衫马褂或西装革履,女士们则穿着素雅的旗袍,人人面色肃穆,目光中却难掩期待与审慎。 更外围,北平警备司令部的警察们手拉手组成人墙,勉强维持着秩序。 人墙之外,站前广场和邻近的街道早已被数以万计的市民和学生挤得水泄不通。 学生们举着临时用彩纸糊成的标语牌,上面写着“欢迎救国军”、“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等墨迹未干的大字。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兴奋和不确定的躁动。 “来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 远处,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天际。 紧接着,大地传来轻微的震动,越来越清晰。 一列装饰着旗帜的专列,喷吐着浓重的白烟,如同钢铁巨龙般缓缓驶入站台。 车头悬挂着巨大的横幅:“国民救国军联军”。 专列尚未停稳,月台上的军乐队立刻奏响了激昂的《救国进行曲》。 车厢门打开,首先下车的是整编第一集团军司令王以哲中将。 他身着笔挺的救国军将官服,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如鹰,身后跟着参谋长和警卫人员。 紧接着,于右任、顾维钧等委员会大员也相继下车。 颜骏人、何克之等立刻迎上前去。 “王司令,于先生,顾先生,一路辛苦! 北平各界同胞,期盼已久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