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示好? 试探? 还是另有所图? “赵小姐。”李聆风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城头危险,非女眷应来之地。” 赵玉儿抬起头,目光清澈,并无寻常闺秀的怯懦,反而带着一种沉静,“大人率军民共御外侮,玉儿虽为女子,亦感佩于心。” “祖父命玉儿送来些家中珍藏的金疮药与烈酒,数量不多,略尽绵力,望能助受伤将士减轻些许苦痛。” 等她说完,身后两名健仆抬上两个不大的木箱。 理由冠冕堂皇,姿态不卑不亢。 李聆风看了一眼那两箱物资,确实是眼下紧俏的东西。 “代本官谢过赵老先生。”他语气稍缓,“夜色已深,赵小姐还是速回府中为宜,以免流矢无眼。” 赵玉儿却没有立刻离开。 她的目光越过城垛,望向城外无边无际的黑暗,那里,匈奴大营的篝火星星点点,如同嗜血的兽瞳。 “大人,”她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飘渺,“匈奴势大,城墙老旧,城内亦非铁板一块。” “您,真的有把握守住吗?” 这话问得大胆,甚至有些犯忌。 李聆风侧目看她,火光在他眼中跳跃,“守不守得住,不是靠嘴说,是靠刀剑,靠决心,靠这城中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 赵玉儿转过头,直视着李聆风。 她那双好似秋水荡漾的眸子里,竟闪过与她那清丽容貌不太相符的锐利,“倘若刀剑被人暗中做了手脚,决心被人暗中动摇呢?” 李聆风瞳孔微缩,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小姐似乎知道些什么?” 赵玉儿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月光下的玉兰。 “玉儿久居深闺,能知道什么!” “只是近日府中下人议论,说城中颇不太平,又是粮食霉变,又是水源被污。” “祖父为此忧心忡忡,感叹人心叵测罢了。” 她话语轻柔,却字字敲在李聆风心头。 她是在暗示,赵家知道内奸的存在,甚至可能知道更多。 “赵老先生忧国忧民,本官知晓。”李聆风淡淡道,“至于那些魑魅魍魉,本官自有计较。” 赵玉儿闻言,再次微微一福,“大人胸有成竹,是坝上郡之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