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原体也总会真香的-《退休救世主掉到锤四万哪算退休啊》


    第(2/3)页

    通常的人断然理解不了这种绝对的支配,或许甚至连理论上能够做到同样事情的罗伯特·基里曼,都会将如此细致的支配权看做明确的偏执。铁之主本就对自己设计建造出的舰船上的每一寸都了若指掌,此时此刻,完全专注于舰船状态的他更是能借由机械的眼睛,让每一条走廊中细微的气流扰动,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借由这种可怖的感知力,他飞快地锁定了舰船中一百六十二个可疑的位置,随后飞快地开始进行排除。这个数字在一位原体的分析之下飞快地减小,十几秒之后,就只剩下两个相距不远的可疑地点,都位于C14区。佩图拉博推断,这两个地点中的某一个是科兹实际所在的位置,另一个则是他以某种手段拟真出的障眼法:以可通行的路程论,这两个地点之间隔了三公里,但它们的直线距离只相隔十米——很显然,这个诺斯特拉莫阴沟里爬出来的大蝙蝠对通风管道情有独钟。

    一般人或许会认为,事情进展到了这一步,就应该派出队伍进行实地探索,以确认孰真孰伪了。但佩图拉博总是有能力做得更完美:在不动如山地站在控制台前,迅速调阅了两个地点周边环境的几百条监控录像后,他成功通过一个不慎入镜的虚影确认了哪个是真的——科兹自己当然没有这么不小心,但他竟然还真的一直带着佩图拉博那个不成器的小崽子,这倒是令铁之主在刚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十分惊讶。

    那崽子好像是叫安维尔什么的。科兹到底为什么如此青睐他呢?

    这问题在佩图拉博的脑海中弹出了一瞬间,就被他自己从线程当中清除出去了。在佩图拉博的印象当中,康拉德·科兹是个疯子,而疯子做什么都有可能。作为自认为的正常人,佩图拉博认为他就算努力去思考这件事,最终也不会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比起对这些没用的琐事产生疑惑,铁之主更优先地通过传输协议,向他已经被派往舰船内部各个节点的铁环机器人发出了命令,调集它们对自己船上那个原体级别的捣蛋鬼进行围堵。理论上,这应该花不了多长时间:他最开始时进行的部署,就是命令铁环机器人分别把守舰船上的重要地点,而C14区比邻的C15区,就安置着铁血号侧舷上的其中一个弹药库——这类需要重点防守的存在意味着,铁之主早已经在附近配置了一定数量的铁环机器人,它们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依照命令,分别抵达新的指定地点,完成对康拉德·科兹的包抄。

    确实,在上一次的短暂接触当中,铁环机器人的密集弹幕在面对科兹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佩图拉博不认为这是铁环的问题。他更倾向于,之前的那次失败不过是因为他是在始料不及的情况下仓促指挥铁环卫队应战的,只使用了预制在这些机器人当中的攻击程式——这程式本是为了应对常规敌人而编写的,面对在反应力上更加灵活敏捷,甚至还具备一定程度上的预见能力的原体的时候,自然效果不佳。

    但这一次是不同的:佩图拉博重新调整了机器人之间配合模式,令火力网变得更加密不透风。他很有自信,就算是科兹,也无法从他经过调整的天罗地网之中逃出生天。

    可惜,这美好的工作是在抓到对方之后才能开始做的。目前为止,铁之主还是得指挥他的机器人们,完成对这位善于躲藏的原体的合围,以达成“午夜幽魂在密集弹幕中不幸失能”的可爱剧本。这项工作当中自然也有些不多不少的阻碍:即便佩图拉博再怎么精工细作,作为有一定程度上量产需求的产品,单个铁环机器人的战斗力也不太可能被堆到与原体齐平;目前被佩图拉博为从多方向合围而拆分开的小队单位,也同样能被科兹轻松突破。只要简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除非佩图拉博亲自上阵,否则是无法从武力优势的角度,迫使科兹向着他所希望的方位移动。

    这就涉及到一些心理学上的引导和暗示了。佩图拉博相信,在暂且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已经暴露时,就算是科兹,也会在达成自己的阶段性目的之前,尽量避免与任何钢铁勇士一方的单位接战——这也是会暴露他位置,令他失去隐匿优势的一种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于灯光和视错觉的应用,空气循环系统的风向也可能会干扰对方的嗅觉判断。佩图拉博不确定这些伎俩对出身于永夜世界巢都中的科兹是否有用,但还是出于谨慎和周全,尽可能不着痕迹地调控了一番相应区域的设备。铁血号的内部本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出于佩图拉博对效能的极致追求,舰船各处的走廊在排除墙壁上的标号之后,看起来都极为相似,空间也在遭受到舰船上较其他荣光女王级战列舰也多出不少的武器阵列的挤压后,变得格外狭窄——越是靠近侧舷和顶端,那些巨大的宏炮和光矛安装的位置,就越是如此。就算是阿斯塔特,在刚刚登上铁血号时,也可能会偶发迷路。在佩图拉博如此操作了一番,并以走廊中时不时出现的“巡逻中”的铁环机器人施加压力后,就算是原体,大概也会在这样的场景当中迷糊上一两下。

    很偶然才会出现的,这所谓的“一两下”,也已经足够佩图拉博施展了。在让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了十几分钟后,他依然没有通过任何方式明确地确认到科兹的存在,但他很满意地通过传感器当中的风吹草动发现,科兹已经放弃了继续维持另一个作为迷惑选项的地点:这说明他确实令对方感受到了压力,成功压缩了对方的活动空间。他带着这种得胜的志得意满继续着他的计划,隔着铁血号上控制中枢的操作台与他的另一位鬼鬼祟祟的兄弟博弈,就好像在下一盘弑君棋那样——在另外半个小时潜移默化的一步步落子之间,将对方逼入绝境。

    当科兹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铁之主的意志顺畅而自然地在钢铁当中流转,铁血号上的一切都顺从地遵循着主人的愿望,丝毫不打折扣地将他的命令贯彻了下去。即便已经被迫倒向了混沌,佩图拉博的行事风格依然与万年前极为相似——他依然尝试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构建起一种绝对的秩序,并利用这由绝对秩序打造而出的牢笼一步步地剪除对手可能的选项,将之逼迫往唯一的终点。

    对现在的科兹而言,就是另一轮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重火力弹幕齐射。

    想要围堵一个原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佩图拉博确信,他成功地达成了这一项伟业:在铁环机器人成功合围的一瞬间,康拉德·科兹堪堪意识到自己走投无路,产生了必须得暴力突围的想法,却还没来得及付出行动的那一刹那,密集的弹幕就在这个恰到好处的时间点蜂拥而至了。

    这计划里唯一的瑕疵在于,即便通过铁环机器人的环境探测器,他也没能目击到那一瞬间里,科兹脸上到底挂着怎样的表情:这个善于躲藏的原体看起来真的非常喜欢在通风管道内移动,佩图拉博在许多时候里,都只能通过管道内部风速检测的异常来追踪他的位置。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他依然躲在墙壁中内嵌的通风管里没有出来,这让铁环只能从两侧分别夹击了C14区的一段墙壁,并以重爆弹的风暴严酷地摧毁了这段绝大多数由塑钢制成的非承重分隔结构。
    第(2/3)页